您所在位置:網站首頁 >資訊 >

東北歷史詳情

東北歷史

日俄戰爭

2016-6-6 23:05:075974人已關注
      日俄戰爭,是指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侵占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在中國東北的土地上進行的一場戰爭。以沙皇俄國的失敗而告終。

日俄戰爭促成日本在東北亞取得軍事優勢,并取得在朝鮮半島、中國東北駐軍的權利,令俄國于此的擴張受到阻撓。日俄戰爭的陸上戰場是清朝本土的東北地區,而清朝政府卻被逼迫宣布中立,甚至為這場戰爭專門劃出了一塊交戰區。

傷亡情況

88,429人戰死(日本)

32,904人戰死(俄國)

地點

中國東北、黃海

主要指揮官

大山巖,東鄉平八郎;庫羅帕特金,馬卡洛夫

時間

190428190595

參戰方

日本,俄羅斯

結果

日本勝利;樸茨茅斯和約

參戰方兵力

400,000人(日本),500,000人(俄國)

起因

雙方爭奪中國東北及朝鮮半島

基本簡介

19世紀末期,興起于歐洲東部、后向西亞、巴爾干和亞洲大陸擴張的沙皇俄國的領土已經擴張到2280萬平方公里,占全世界陸地面積17%。據俄國1904年所作的人口調查,總人口約為1.4l億人。19世紀后半期,各資本主義列強最后瓜分世界的斗爭加劇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沙皇俄國為了打破孤立,乃利用德法矛盾,轉而加強與法國的關系,但同時,它并沒有放棄緩和與德、奧的矛盾的一切機會。1897年,俄國和奧匈帝國達成維持原屬于興起于亞洲西部、后向歐洲東南部擴張的原奧斯曼土耳其帝國(12991922)的巴爾干半島現狀的協定。后來又多次同奧匈簽訂關于巴爾干問題的其他協定。1895年,俄國通過劃定與中亞國家阿富汗(此時已淪為英俄兩國的半殖民地)的邊界線,暫時緩和了英俄在這一地區的沖突??傊?,這個時期對俄國來說,歐洲處于相對平靜之中。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俄國把注意力轉向了遠東。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各個帝國主義國家瘋狂地爭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勢力范圍,對已經瓜分完畢的世界進行重新分割。中國是各列強掠奪的主要對象之一。在此期間,沙皇俄國對中國的侵略又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特別是在東北方向,俄國妄圖并吞整個東北地區,并且在沿海尋覓常年不凍港。尼古拉二世公然聲稱:“俄國無疑必須領有終年通行無阻的港口,此一港口應在大陸上(朝鮮東南部),并且必須與我們以前領有的地帶相連?!?/span>

俄國侵占中國領土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修筑西伯利亞大鐵路。這條具有戰略意義的鐵路是90年代初期經亞歷山大三世批準修筑的,并派皇太子(即尼古拉二世)到海參崴主持開工典禮(1891年)。俄國財政大臣謝爾蓋·維特說:這條鐵路修成后,將使“俄國能在任何時間內在最短的路上把自己的軍事力量運至海參崴并集中于滿洲、黃海海岸及離中國首都的近距離處”。

18947月,日本在美英帝國主義慫恿下,發動侵略中國和朝鮮的甲午戰爭,打敗了中國軍隊。清政府被迫簽訂中日《馬關條約》。把遼東半島割讓與日本,這同俄國圖謀獨占我整個東北的侵略計劃水火不相容。消息傳出,俄國統治集團大嘩,不惜以武力強迫日本放棄遼東半島。他們認為這樣一來,中國就會把俄國當作“救星”,下一步文章就好作了。

為了對日本施加壓力,沙皇政府于1895417(即《馬關條約》簽字當天)伙同德法兩國,共同對日干涉。演出了一場“三國干涉還遼”的鬧劇。當時日本經過甲午戰爭的消耗,一時無力進行新的戰爭,在三國壓力下,被迫“拋棄遼東半島之永久領有”(實際上是清政府以白銀3000萬兩向日本“贖回”遼東半島)。這樣,俄國就成了戰勝國的戰勝國。

嗣后,俄國以“還遼有功”為借口,對清政府敲詐勒索。1896年,誘逼清政府接受《中俄密約》,隨即索取了修筑中東鐵路及其支線等特權。1897年底,俄國艦隊擅自闖進中國旅順口;翌年3月,沙皇政府以軍事壓力為后盾,強行向中國政府“租借”旅順、大連及其附近海域,霸占整個遼東半島,從而在遠東取得了夢寐以求的不凍港。

1900年,中國爆發震驚中外的義和團運動,矛頭直指帝國主義及其走狗。俄、德、英、美、法、意、奧、日8個帝國主義國家互相勾結,決定出兵鎮壓。8月初,八國聯軍1.8萬余人進犯北京。與此同時,俄國以鎮壓東北義和團運動為名,單獨大舉入侵我東北地區,其目的是獨吞我東北三省。俄國陸軍大臣庫羅帕特金公然叫嚷:“我們將把滿洲變成第二個布哈拉?!?/span> 當參加八國聯軍的其他帝國主義侵略軍撤出北京后,入侵中國東北的俄軍仍賴著不走,圖謀永遠獨霸我東北,實現其所謂“黃俄羅斯計劃”。俄國的陰謀引起中國東北和全國人民的強烈義憤,英日等帝國主義從本身的利益出發,也堅決反對。190248沙皇政府不得不簽訂《交收東三省條約》,被迫同意分三期撤兵,1年半撤完。但是,19038月俄國又悍然成立以旅順為中心的遠東總督區,任命阿列克塞耶夫為總督,實際上把我東北當成了俄國領土,接著又重占奉天。這樣,俄國擺出一副獨占中國東北并且不惜為此一戰的架勢。

戰爭準備

日本自從19世紀后半葉“明治維新”以來,打破了封建的閉關鎖國的狀態,迅速發展資本主義,使日本較快地擺脫了半殖民地化的危機,建成了當時亞洲唯一獨立自主的資產階級國家。然而,日本在國家制度和社會生活中仍然保留著大量封建因素,特別是軍國主義。這種情況決定了明治維新以后的政權具有特殊的侵略性。這個政權對內殘酷剝削和鎮壓勞動人民,對外積極擴張掠奪,走上了類似沙皇俄國那樣的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道路。

早在明治政權成立之初,日本統治集團就確定以侵略擴張為其最高國策,集中體現為把矛頭首先指向中國和朝鮮的所謂“大陸政策”。19世紀70年代,日本政府繼侵占琉球和臺灣之后,即著手侵略朝鮮,從18761884年間,先后脅迫朝鮮簽訂多項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90年代初,日本爆發第一次經濟危機,國內各種矛盾十分尖銳,當時的伊藤博文內閣企圖從侵華戰爭中謀求擺脫危機之路。1894年日本政府利用朝鮮反封建、反西方列強和日本入侵的東學黨起義,悍然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甲午戰爭”。18954月日本脅迫中國簽訂上文提到的《馬關條約》。該約除規定承認日本控制朝鮮外,還要中國向日本割地賠款以及同意日本享受其它特權。特別是關于割讓遼東半島的規定,激怒了俄國,于是演出上文所說“三國干涉還遼”、迫使日本修改《馬關條約》的事件。日俄在遠東的利害沖突進一步激化。

此后,日本立即加緊對俄戰爭準備。1895年它從中國掠奪的賠款白銀2.3億兩,大部用于戰備方面。日本的國家開支在1893~1894年為8400萬日元,到1897年增至2.4億多日元,其中軍費大幅度增加。甲午戰后,日本通過一項陸海軍軍備計劃和鐵路建設計劃,所需款項總額達5.16億日元,這項計劃到1900~1901年時基本完成。這標志著已經作好對俄戰爭的準備 。日本武士集團和大資本家的聯盟確信,在俄國的西伯利亞鐵路尚未建成之前盡快發動奪取朝鮮和中國東北的戰爭,對日本最為有利。日本國內的進步人士也曾開展過反對日本統治集團侵略和戰爭政策的斗爭,但是他們的力量尚不足以制止戰爭的爆發。于是,日俄戰爭已不可避免。

戰前形勢

英國歷來把俄國看作同它爭奪中國的對手。它企圖假手日本阻止俄國南下同它爭奪中國長江流域。因此,英日互相勾結,于1902130在倫敦簽訂英日同盟,矛頭針對俄國。美國自1899年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以來,幾度想插足中國東北,都被俄國拒之門外。為了打破俄國對我東北的壟斷地位,美國政府站在日本和英國一邊。英美兩國對于日本給予了大量的經濟援助,為日本的擴軍備戰輸血打氣。

法國仍然忠于俄法同盟。1902312,俄法兩國在彼得堡發表宣旨,聲稱兩國對于將來遠東或中國發生變化時,為保護兩國之利益,保留其自由行動的余地。這是把法俄軍事同盟推廣到遠東,矛頭直指英日同盟。但是,法國并不希望俄國把主要軍事力量投入遠東,以免削弱俄法同盟在歐洲對付德國的實力,因此對俄國遠東政策的支持有一定程度的保留。

德國繼續執行其推動俄國東進的政策,它希望由于俄國占領東北而和日本甚至英國的矛盾激化,迫使俄國調開西部邊境的俄軍,間接削弱俄法同盟對德國的壓力。因此,德國對俄國1901~1904年間的遠東政策,基本上表示支持(戰爭爆發以后,德國繼續推行這種政策。當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東調時,德國表示愿為它加煤。后來甚至醞釀俄德“結盟”)。

這樣,到1902年春,上述各帝國主義國家在遠東問題上形成兩大集團:一個是英日同盟,以美國為后盾;另一個是法俄同盟。德國在歐洲反對法國,在遠東則支持俄國。至此,日俄戰爭的國際條件已經形成。

在俄國內部,以沙皇為首的統治集團,在對日戰爭問題上并不是鐵板一塊,而是存在兩派主張。但在同日本爭奪中國和朝鮮等基本的方面這兩派是一丘之貉,都是沙皇政府對遠東的侵略擴張政策的忠實執行者。他們的分歧主要是在策略方面。一派以財政大臣維特和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等人為代表。他們看到俄國在國內和國際上(包括在歐洲和遠東)困難重重,建議不要輕易發動對日戰爭,而應作出某些讓步,同時加強對中國的經濟掠奪和戰爭準備,待西伯利亞大鐵路貝爾加湖段通車,運輸能力提高,旅順及其外圍要塞竣工,再伺機決戰。另一派以御前大臣亞歷山大·別佐勃拉佐夫、內務大臣維亞切斯拉夫·普列維、遠東總督阿列克塞耶夫等人為代表。這是一群狂熱的沙文主義者、帝國主義冒險家;他們過低估計日本的力量,認為蕞爾小邦,不堪一擊,“扔帽子就可以把它壓倒”,俄國“需要一場小小的勝利的戰爭,以便制止革命”,“只有毫不含糊地使日本了解,俄國準備捍衛自己在滿洲的利益,如果必要,即不惜訴諸武力’,才能夠指望談判獲得成功”,因此主張對日強硬。國內革命高潮愈是逼近,這一幫人愈是想從戰爭尋找出路。

沙皇尼古拉二世本身是戰爭的罪魁禍首,但在發動戰爭的時機問題上,他凌駕于兩派之上。他知道俄國準備不足,希望推遲戰爭,認為“時間是俄國最好的盟友”,“每一個年頭都會加強我們的實力”。但是,他確信推遲戰爭的最好辦法是采取強硬政策,而“讓步總是引起新的讓步”。這樣,他實際上支持了別佐勃拉佐夫一派的主張。19035月,沙皇排斥了維特對遠東事務的干預,重用別佐勃拉佐夫,正式推行所謂“新方針”。與此相呼應,在全俄國掀起一片戰爭叫囂,呼吁人民“流血、犧牲”,“保衛祖國”,大造戰爭空氣。但是,俄國實際的戰爭準備進展緩慢。

另一方面,日本統治集團看到,“每拖延一天,甚至一小時,都會增強俄國取勝的機會”, 因此在英美支持下加緊備戰,同時對俄國展開外交攻勢。在日俄談判過程中,日方不斷提高要價,始則要求俄國承認其對朝鮮的“保護”,繼而要求打入“南滿”,最后又要求在“北滿”及其他地區的權利。盡管沙皇政府玩弄外交手腕,故意拖延談判,以爭取時間,但日本統治集團決心利用當時有利的國際形勢和俄國準備不足的致命弱點,于190426正式與俄國斷交,28日夜間不宣而戰。從此爆發了日俄兩國統治集團長期準備的帝國主義掠奪戰爭。

日俄戰爭主要是在中國領土上進行的。腐朽透頂的清政府,竟置國家主權和人民生命財產于不顧,聽任日俄兩國鐵蹄踐踏我東北錦繡河山。1904212,清政府無恥宣布“局外中立”,劃遼河以東地區為日俄兩軍“交戰區”,并嚴令地方軍政長官對人民群眾“加意嚴防”,“切實彈壓”。但是,飽受外敵蹂躪的東北人民,自發地開展反侵略、反官府的斗爭,給帝國主義強盜造成了巨大困難。顯示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精神。

雙方計劃

雙方實力對比

戰爭前夕俄國總人口達1.41億人,1904年陸軍常備軍總兵力約105萬人,后備役軍人達375萬人。其中將90%的兵力部署在西部地區,在遠東只有正規陸軍部隊9.8萬余人(148門炮、8挺機槍),戰爭前夕,俄國海軍擁有200余艘戰艦,其中太平洋分艦隊擁有60余艘作戰艦艇(19.2萬多噸)?!?/span>

整個戰爭期間進行過9次動員,先后征召近120萬人入伍。有線電報電話只裝備到軍和集團軍。師以下一律采用徒步或乘馬通信。西伯利亞大鐵路環貝加爾湖段沒有修通,每晝夜只能開兩三列軍車,從歐洲到中國東北將近6星期行程。后勤保障情況的混亂驚人,當前線最需要炮彈的時候,部隊領到的卻是一車箱一車箱的神像。在速射火力空前猛烈的條件下,俄軍主導的軍事思想卻特別強調刺刀白刃戰,崇尚約100年前庫圖佐夫和拿破侖的作戰方法。對俄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旅順要塞工程遠未完成,海軍10年擴軍計劃也未完成。東北戰場俄國陸軍統帥庫羅帕特金是一個缺乏實踐經驗的典型的軍事官僚,做事優柔寡斷,決而不行。率領歐洲艦隊增援太平洋方向的統帥——羅日杰斯特溫斯基只具有帆船時代的作戰經驗,不懂鋼甲戰艦時代的海軍戰術。再加上俄國陸海軍統帥機構和指揮系統的內部矛盾和混亂局面,包括彼得堡派來的皇親國戚的插手干預,決定了俄軍必然慘敗的命運。

日本可動員軍隊

日本總人口約4400萬。戰時可動員200余萬后備兵員(實際上動員了118.5萬人)。戰爭初期,陸軍總兵力約37.5萬人(1140門炮),其中25萬人可用于日本列島以外作戰?;鹋谥?/span>37%為山炮,適于東北戰場的地形特點。機槍147挺。海軍是日本建軍的重點。戰爭前夕日本海軍有戰艦約80艘(26萬多噸),多數是在英國建造的新型艦只,性能良好,規格統一。

日軍兵役制度比較嚴密,后備力量動員準備的程度較高。官兵受軍國主義、沙文主義和“武士道”的毒害甚深。陸軍以師為最大的戰術單位,一般由2個旅,加上騎兵團和炮團等單位組成。戰時兩三個師編為1個軍。全軍有統一的作戰思想,基本上是學習德國名將毛奇的理論。核心是強調進攻;進攻的主要樣式是翼側迂回,力避正面進攻,以減少傷亡。對刺刀白刃戰并不完全排斥,但更加重視火力,特別是交叉火力。沖擊前通常要進行火力準備。步兵基本的戰斗隊形是散兵線。日軍不少軍官曾到德國留學。部隊和院校也雇請了許多德國教官,按德軍條令進行訓練。東北戰場日軍統帥大山巖元帥就是毛奇的信徒。普法戰爭期間,他在普軍中親自觀察毛奇軍事思想的運用。他總想在日俄戰爭中打出一個“色當”來。他的指揮藝術比俄軍高明。日本海軍的作戰思想,同陸軍一樣強調進攻?!奥摵吓炾牎彼玖顤|鄉平八郎曾在英國學習。他積極求戰,但重視準備,行動謹慎而詭詐。 就總體而言,俄國人口和陸海軍數量都大大超過日本。但具體到遠東戰場,則日本的實力超過俄國。加上其他有利條件,如后方近,訓練和裝備較好,指揮能力較強,對中國東北情況熟悉等等,則日本的優勢更為明顯。

雙方作戰計劃

沙皇政府歷來把遠東看作次要戰場, 俄軍總參謀部遲遲沒有制訂統一的對日作戰計劃。最早的計劃是由黑龍江沿岸軍區和俄國駐遼東地面部隊的參謀部制訂的,1901年經沙皇批準,1903年訪問日本以后,俄國陸軍大臣阿列克塞·庫羅帕特金大將作出結論:“一個俄國兵可以對付三個日本兵,而我們只需要14天的時間就能夠在滿洲集結40萬大軍,這已經是擊敗日本陸軍所需數量的三倍了。所以說將來要發生的與其說是戰爭不如說是一場軍事散步更為合適”。雖然他認為一個俄國士兵能夠對付三個日本士兵,但他還是計劃采用三倍于日本陸軍的兵力,雖然他認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只是一次“軍事散步”,可他的作戰計劃卻是以現有兵力堅持6個月的防御作戰,直到集結足夠的兵力之后進行反攻,在日本登陸,擊潰其本土部隊,平定人民的反抗,占領都城,生擒日皇”。

太平洋海軍作戰計劃是由遠東總督阿列克塞耶夫的參謀部制訂的。計劃規定俄國海軍在遠東的主要任務是:依托旅順,控制黃海和朝鮮海峽;不允許日本陸軍在朝鮮西海岸登陸;轉移日本海軍部分兵力對主戰場的注意,并從海參崴方向采取輔助作戰行動,借以防止日軍在黑龍江口沿岸登陸。計劃強調一切行動的主要目的,是“盡可能持久保存海軍力量,無論如何不采取冒險行動”。這也是一個消極保守的計劃,而且與地面作戰計劃沒有聯系。

日軍作戰計劃的基本精神,是利用俄方準備不足,以突然襲擊首先殲滅太平洋艦隊,奪取制海權,保障陸軍在朝鮮和遼東半島登陸,并占領旅順口。爾后集中地面部隊主力,力爭在俄國增援部隊到達遠東之前,殲滅俄軍于遼陽、奉天地區。這是一個積極進攻、速戰速決的計劃,但具有一定的冒險性。

戰爭過程

對旅順突襲

旅順是俄國在遠東攫取的唯一的不凍港,是太平洋分艦隊的主要基地。整個日俄戰爭期間,始終貫穿著雙方對這一戰略要地的爭奪,實質上是爭奪對戰爭全局具有決定意義的制海權。旅順港的內港較狹窄,水淺,只有一個出入口。大型戰艦只能在漲潮時出入內港,而且要有拖船牽引。俄方制訂的要塞設防計劃,原定到1909年完成。戰爭爆發時,守軍(地面部隊)只有1.21萬人,炮116門(計劃規定418門)。太平洋分艦隊主力常駐該地,很少出海訓練,艦炮和要塞從未進行過聯合演習。港內沒有艦艇維修設施。190425,日方決定同俄國斷交同時, 日本天皇即指示開始軍事行動。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于260召集下屬指揮官,傳達天皇的決定,并且命令全艦隊開赴黃海,分別攻擊停泊在旅順和仁川(濟物浦)的俄艦。在這個關鍵時刻,俄國官兵仍處于和平麻痹狀態。太平洋分艦隊停泊在旅順外港,艦艇警戒仍執行“平時規定”,已經決定采取加強警戒的補充措施,但要到210才開始執行。夜間不打開防雷網,卻以軍艦上的探照燈把內港的出入口照得通明??偠桨⒘锌巳蚣捌溆H信知道日俄談判破裂的消息,但沒有采取應變措施。直到日軍偷襲旅順前幾小時,艦隊參謀長威特赫夫特將軍還說“戰爭打不起來”。28白天,1艘英國汽船駛進旅順,日本駐旅順領事立即撤僑。阿列克塞耶夫等高級將領對此也等閑視之。在彼得堡只有個別人注意到戰爭的征候。例如喀瑯施塔得港口司令馬卡羅夫,他于28專門致函海軍部,提請該部注意旅順艦隊的危險處境,建議將艦隊開進內港。信中說,如不采取這個措施,“則我們將被迫于首次夜間突襲之后這樣作,那就要為這個錯誤付出重大代價了”。然而,直到日軍開始攻擊時,俄國艦隊仍在外港,而且沒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此時,日本東鄉艦隊正向旅大方向開進:3支驅擊艦小隊準備攻擊旅順口的俄國艦隊,另外8艘驅擊艦開往大連方向。28日午夜,在海岸燈塔和俄艦探照燈光照射下,日艦盯住俄國艦隊,在近距離上發射了16枚魚雷,其中3枚命中目標,重創俄國最好的艦只3艘,揭開了戰爭的序幕。 爆炸聲和炮聲驚動了整個旅順。當時俄國艦隊軍官正在城里舉行晚宴,慶祝艦隊司令施塔克將軍夫人的命名日。要塞內不知道港灣里出了什么事。司令部查問,下面回答說是實彈射擊。直到黎明時發現港口附近被擊中的船骸,才真相大白。

29,由瓜生外吉海軍中將率領的一支日本艦艇編隊,在朝鮮西海岸仁川與2艘俄艦交戰,俄艦被迫自沉。日本艦隊的突然襲擊,給俄國艦隊造成了重大損失。日艦雖取得了海上的相對優勢,但還沒有完全掌握制海權,因為俄國艦隊沒有被全部消滅。日方海上交通線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脅。為了完全掌握制海權,日軍統帥部決定封鎖旅順口的俄國艦隊,并且不斷炮擊俄艦。從29直到3月初,日方多次試圖封鎖俄國艦隊于旅順口,均未成功。

3月上旬,俄國新任太平洋分艦隊司令斯捷潘·奧西波維·馬卡洛夫到職,采取了一系列緊急措施,加強了旅順艦隊的行動。首先,他決定在遼東半島沿海地區布雷,防止日軍登陸并從后面威脅旅順基地。同時改善旅順港口的防御,加緊修復被打壞的艦艇,經常派遣艦隊出?;顒?,加強戰備訓練。他還命令海參崴艦隊在日本海積極襲擾日軍海上交通線,以便分散日方對旅順的壓力。322,馬卡羅夫率領艦隊出海挑戰,413,馬卡羅夫因所乘軍艦于返回基地途中觸雷斃命。新任司令威特赫夫特不再采取積極行動。

遼東登陸

戰爭爆發后,俄國加速向遠東增兵。為防日軍在朝鮮和遼東半島沿岸登陸,俄軍作如下部署:“東滿”支隊(近2萬人)在鴨綠江右岸占領陣地;“南滿”支隊(約22萬人)配置在營口一大石橋一海城地區;關東支隊(近3萬人)部署在遼東半島和旅順地區。主力(近3萬人)集結于遼陽一奉天地區。此外,在南烏蘇里和海參崴還有近3萬人集結待命。從俄國腹地調來的增援部隊正陸續開到(戰爭頭半年每月約2萬人)。

在俄日雙方爭奪制海權的同時,日本陸軍開始登陸。321,日第1軍(約3萬人,100余門炮,由黑木為楨大將指揮)首先在朝鮮鎮南浦登陸北進。4月中旬,日軍未遇抵抗就抵達鴨綠江左岸。在對岸防守的是俄軍“東滿”支隊,由扎蘇利奇中將指揮。 扎蘇利奇擁有近2萬人、62門炮,占領陣地已經1個半月,但沒有加強防御工事。部隊分散配置在寬大的正面上,對敵人可能進攻的方向胸中無數。只構筑一道綿長的塹壕,并且幾乎不加偽裝。占總兵力約半數的預備隊配置在10公里以外。炮兵陣地完全暴露?!?/span>430日夜間,日軍發動進攻,企圖迂回俄軍左翼。51在九連城展開激戰。俄軍以炮火和反突擊抵抗日軍的進攻。但日軍兵力占優勢,其火炮從隱蔽陣地上發射,壓制了俄軍炮火。扎蘇利奇害怕被包圍,下令向遼陽撤退。東西伯利亞第11步兵團陷入優勢日軍的包圍圈,經替戰突圍,傷亡慘重。這是俄軍在地面作戰中首次失利。扎蘇利奇部隊的撤退,為日軍進入東北打開了大門。日第1軍立即前出鳳凰城地區,準備向遼陽方向進軍。

與此同時,日第2軍(4個師,約4萬人,216門炮,由奧保鞏大將指揮)于5月初在遼東半島東南貔子窩登陸,企圖從北面攻占旅順。5月底,第2軍進抵金州。在該地區擔任防御的是俄軍第4步兵師,負責掩護旅順以北的接近地。這個師共1.8萬人(131門炮,由??藢④娭笓]),但只派出1個團(3800人)在陣地上,其余都作為預備隊,距前沿1012公里以外。日第2軍以3個師投入進攻,兵力10倍于敵,火力5倍于敵,并可得到艦炮支援。在眾寡懸殊的戰斗中,俄國艦隊主力按兵不動,只出動了兩三艘艦艇加強俄軍的右翼。遼東半島俄軍司令斯捷塞爾命令??藥煼艞壌筮B,徑向旅順撤退。日軍隨即占領金州和大連,并向旅順逼進。(俄日金州南山之戰)由于旅順地面部隊司令康得拉欽科堅持利用旅順外圍有利地形設防,日軍才被阻于旅順以北25~30公里一線。日軍各路登陸得手后,于620建立“滿洲軍總司令部”,以大山巖元帥任總司令,統一指揮各部日軍。

旅順爭奪戰

只要旅順繼續掌握在俄國手中,它的艦隊就隨時可威脅在“南滿”登陸的日軍的海上交通線。不占領旅順,日軍無法在東北進行大規模的地面作戰。因此,在將近1個月的時間內,日方積極準備對旅順的第2次進攻,專門編組了執行這項任務的第3軍(第2軍已奉命北上),任命乃木希典為軍長。此人甲午戰爭時擔任旅長,曾一舉攻克旅順。第3軍所配備的火炮大部分是攻城炮。與此同時, 尼古拉二世也指示遠東俄國陸軍總司令庫羅帕特金發動攻勢,責成他“對旅順的命運負責”。彼得堡警告庫羅帕特金說:如丟掉旅順,“將是新的最沉重的打擊,不僅有損于俄國在遠東的政治軍事威望,而且有損于在近東、中亞和歐洲的政治軍事威望。無疑,俄國的敵人將利用這一點盡可能使我們為難,而朋友則將把俄國視為軟弱的同盟者而加以拋棄?!痹谏郴收膲毫ο?,庫羅帕特金勉強派出1個軍(施塔克爾堡指揮的西伯利亞第1軍)南下支援旅順。614~15日,該軍在得利寺、瓦房店地區與日第2軍遭遇,俄軍一敗涂地,狼狽退卻。從此旅順與東北俄軍主力的聯系被完全切斷。 日軍為進攻旅順,必須確保第3軍后方的安全,使它不致遭到集結于遼陽以南地區俄軍的打擊。因此,6月下半月,第1、第2、第4(從大孤山登陸)3個軍開始向遼陽方向移動,企圖牽制俄軍于該地。 626日起,日軍恢復了遼東半島上的軍事行動。但占領了橫山等制高點以后,又轉入防御,等待增援。1個月后,日第3軍恢復對旅順的攻勢?!〈藭r,防守旅順外圍各隘口的俄軍第44、第7兩個師,兵力約1.6萬人,火炮70門,另有戰艦支援。但在斯捷塞爾指揮下,節節敗退。730,俄軍放棄旅順外圍最后一道天然屏障——狼山,??藥熢谠撎幰还仓粓允亓税胩?。當日,俄軍開始撤進要塞。甚至連日本人也沒有估計到俄軍退卻如此之快。

從戰爭爆發到7月底近半年中,旅順要塞的防御有所加強。守軍增到4萬人,炮646門,機槍62挺。海軍有戰艦38艘。但物資儲備不足以應付長期圍困。例如炮彈,平均每門炮只有400發。防御工事不堅固,偽裝不嚴密。特別是指揮無能。負責旅順防務的斯捷塞爾是個常敗將軍,他從金州失守開始,就主張放棄旅順外圍一切要地,退入要塞,等待增援。甚至庫羅帕特金也感到此人不宜繼續擔任指揮,曾命令他將指揮權交給斯米爾諾夫將軍。但斯捷塞爾對斯米爾諾夫隱瞞了電報,以致后者直到戰爭結束以后才知道對自己的“任命”。艦隊司令威特赫夫特也強調敵強己弱,拒絕出海,始終龜縮在港內。包圍旅順的日軍兵力達6萬人,火炮400門(其中攻城炮198門),機槍72挺。同時,日方以艦隊(52艘戰艦)封鎖了港口。

87,日軍發動進攻。首次攻占要塞外圍前沿制高點——大孤山和小孤山。日軍以12個營對俄軍3個營。雙方為爭奪這兩個戰術要點激戰了4天。最后高地落入日軍之手。810,俄國艦隊奉阿列克塞耶夫之命,試圖突破封鎖,開往海參崴。但由于威特赫夫特準備不周,指揮失當,與日艦隊遭遇,當場戰死,其余艦只被迫縮回基地;部分艦只逃到中立國港口,被解除武裝(日俄黃海海戰)。812,俄海參崴分艦隊在蔚山海戰中被日軍上村彥之丞的第二艦隊摧毀,819,日軍對要塞發動首次強攻,晝夜突擊,雙方激戰到824。日軍奪占了一些前沿工事,但傷亡約2萬人(占總兵力1/3),士氣低落,自傷者大有其人。俄軍也傷亡3500人。至此,日軍放棄了迅速攻占旅順的打算,改取長圍久困之計。

遼陽大會戰

雙方形勢

日軍強攻旅順的同時,正在準備遼陽會戰。原擬攻克旅順,抽出第3軍用于遼陽方向?,F在第3軍抽不出來,而推遲遼陽會戰又于整個戰局不利,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俄國援軍將從俄國腹地源源趕到。為此,必須抓緊時機,以現有兵力第1、第2、第4軍)一舉殲滅集結于遼陽地區的俄軍主力。雖然日軍兵力火力都占劣勢(以13.5萬人、474門炮對16萬人、592門炮),但前一階段作戰已摸了俄軍的底,增強了以少勝多的信心。 .

俄國國內形勢的發展,要求俄軍在遼陽地區奪取軍事上的重大勝利。當地俄軍經過長期準備,儲備了大量作戰物資,條件比較有利。庫羅帕特金揚言“寧死不從遼陽后退”,他決定依托前沿工事,抗擊和疲憊進攻的日軍,然后轉入反擊。這就是說,俄軍擁有優勢兵力火力而采取消極等待的方針,一開始就把主動權給了敵人。

遼陽地區俄軍防御成3道陣地。第1道陣地(前沿陣地)全長75公里,位于遼陽以南和東南約30公里。第2道陣地全長22公里,距遼陽約8公里。第3道陣地緊靠遼陽城。全長15公里。這3道陣地,特別是第1道陣地,縱深小,翼側暴露,工事構筑計劃都沒有完成,無法抗擊日軍的進攻。

兩軍部署

823,俄軍按計劃進入陣地,部署如下:右翼為南部集團(扎魯巴耶夫指揮的3個軍);左翼為東部集團(比爾德林格指揮的2個軍),遼陽以東還有幾個軍。另外2個軍作為預備隊:遼陽、奉天各1個軍。占領陣地的各個軍,又分別以4050%的兵力作為預備隊,這樣一來,實際上投入戰場的俄軍兵力就不多了。

日軍部署與此不同,它把全部兵力投入戰場,不留任何預備隊,因此它在總兵力對比上是劣勢,但在俄軍兩翼卻造成了兵力優勢。日軍的計劃是對俄軍實行圍殲。第4軍從正面進攻,牽制俄軍主力;同時第1、第2兩個軍分別從東西兩面迂回俄軍左右兩翼,以右翼為主攻方向。這是一個以少數包圍多數的大膽計劃。

戰況

遼陽會戰始于824,日第1軍對俄軍東部集團實施兩翼迂回,企圖把俄軍的注意力吸引到左翼,迫使庫羅帕特金把他的預備隊調到左翼,從而削弱其右翼,為日軍第2、第4兩個軍進攻俄軍右翼(主攻)創造有利態勢。

俄軍左翼的戰斗一開始就很激烈。日方利用俄軍暴露的翼側,決定對西伯利亞第3軍實施兩翼迂回。為此,日第1軍左翼的1個近衛師,在俄軍部署中打進楔子,出現在西伯利亞第3軍的翼側。為增援西伯利亞第3軍,俄方立即投入預備隊,其中包括馬爾丁諾夫上校指揮的1個團。該團在行軍途中獲悉日軍已出現在西伯利亞第3軍的翼側,馬爾丁諾夫不等命令,主動改變行動方向,轉向西面,從高粱地隱蔽機動到日軍近衛師的翼側,突然以刺刀白刃戰打退日軍近衛師,形勢轉而對俄軍有利。這是俄國軍官發揮主動性的罕見的一例。但俄軍東部集團指揮部不敢利用這一有利形勢擴張戰果,坐失戰機。

826,日第4、第2軍開始進攻掩護通往遼陽的最捷徑的俄軍。中間突破受阻之后,日軍緩慢迂回俄軍右翼。庫羅帕特金擔心俄軍有被全部包圍的危險,乃下令全線撤至第2道陣地。 俄軍撤至第2道陣地后,仍保持原來的部署,大部兵力作為預備隊,在一線展開的兵力不過40%,打法也仍然是等待日軍進攻。日軍的兵力部署也大體如前,企圖也仍然是圍殲俄軍。但接受前一段作戰的教訓——各路部隊攻擊時間不統一,使俄軍可以自由機動其預備隊),于8303個軍的全部兵力同時發起進攻。俄軍以機槍、火炮和刺刀頂住各路日軍的進攻。雙方激戰1整天,日軍被迫后撤。日軍正面進攻受阻,乃于當日(30日)夜間,派第1軍部分兵力(1.8萬人)偷渡太子河(到達右岸),31日晨迂回俄軍左翼(5萬余人),與此同時加強對俄軍右翼的進攻。 91整天,俄軍準備反擊日第1軍,為此在左翼集結了3個軍,企圖以迂回動作將日第1軍壓迫到太子河殲滅之。反擊定于92開始。但91夜間日軍進攻俄軍左翼集團,占領了該方向一系列重要的戰術要點,其中包括時官屯及其北面的小高地饅頭山。在這種情況下,庫羅帕特金決定在實施全面反擊之前,首先奪回饅頭山。為此分別從各個師抽出7個步兵團,154門炮。但這支臨時拼湊的部隊缺乏強有力的統一指揮,戰斗的重擔實際上落在伊斯托明指揮的1個團頭上,該團下轄7個營,其中3個營是從其他團抽調的。伊斯托明不顧當時的條令和習慣作法,將7個營中的5個營編入戰斗隊,預備隊只留2個營。戰斗于9219打響,一直在黑暗中進行,雙方激烈爭奪。俄軍一度收復饅頭山,但在日軍反擊下,陷于一片混亂,倉皇潰逃。

結果

時官屯一饅頭山戰斗的失利,使庫羅帕特金有了放棄反擊計劃的借口。他不了解當時日軍已投入全部兵力,并且遭到重大損失,尤其是第1軍單獨與俄軍強大集團相對壘,處境不利。日方決定93日晨將第l軍撤回太子河右岸。就在日軍行動之前2小時,庫羅帕特金命令俄軍放棄遼陽,退守奉天,在遼陽會戰中白白損失1.7萬人。到會戰結束時,俄軍大部分預備隊始終未投入戰斗。93俄軍向奉天撤退時,日軍無力組織追擊,直到94才小心翼翼地進入遼陽。此役,日軍損失約2.4萬人。

沙河攻守戰

遼陽會戰后,日俄兩軍大體上在奉天與遼陽之間的沙河地區互相對峙。19049月底,東北地區俄軍約達21萬人,758門炮,32挺機槍。防線長達90公里。同期,沙河地區日軍約12萬人,488門炮。前一階段作戰,日軍消耗很大,為補充兵員,在國內進行了總動員,但仍不能根本改變兵力對比。

在這種情況下,日方決定在沙河地區轉入防御,等待第3軍盡快從旅順解脫出來,北上增援。同樣,庫羅帕特金雖然擁有相對兵力優勢,也不急于發動反攻,仍然是依托既設陣地等待日軍進攻。但沙皇政府迫于俄國國內革命運動的高漲和遼陽會戰后國內對戰爭的不滿情緒,要求庫羅帕特金發動攻勢,解旅順之圍,借以挽回帝國的“榮譽”,提高沙皇政府一落千丈的地位。

庫羅帕特金制訂的進攻計劃,是對渾河與太子河間之敵實施攻擊,并占領太子河右岸,實際上就是把日軍趕過太子河。俄軍分左右2個集團:左翼3個軍,由施塔克爾堡指揮,向本溪湖方向實施主攻(該方向是山地);右翼2個軍,由比爾德林格指揮,緩慢地向沙河方向前進,任務是把主攻方向的敵人吸引過來。另以3個軍作為預備隊。左右兩集團的進攻正面共50公里,總的進攻速度,每晝夜不超過5公里。這個計劃主攻指向山地,而俄軍沒有進行山地戰的準備,特別是缺少山炮。更糟的是,俄方進攻的準備工作不隱蔽,被日方發覺(日本間諜活躍于俄軍后方,加之日方從俄國軍官尸體身上搜出作戰計劃),完全喪失了突然性。

日軍統帥大山元帥決定將計就計,首先利用對俄軍不利的山地地形,以防御戰消耗、疲憊俄軍,然后投入新銳力量,轉入進攻,猛攻俄軍中央和右翼,一舉殲滅東北俄軍主力。108,俄軍東部兵團(由73個步兵營和34個騎兵連組成)出現在日軍右翼。從該地區可以攻擊日第1軍翼側。109,由45個步兵營和18個騎兵連組成的部隊,對日軍右翼邊緣(位于本溪湖—帶)發起攻擊。部署在這個方面的日軍,只有梅澤道治少將指揮的近衛后備步兵旅8個營。由于防守堅決,被日軍譽為“光榮的梅澤旅”。大山總司令官頂住了俄軍東部兵團的猛烈攻擊。1010,又集中全軍主力,從日軍左翼向東北方向的敵人發起總攻。這次進攻因與猛插俄軍右翼的騎兵第2旅(旅長閑院宮載仁親王)相配合,結果俄軍不得不于1012開始全面退卻。日軍立即利用這一有利時機轉入進攻,日軍這一行動,導致一系列激烈的遭遇戰。在某些情況下,遭遇戰不僅晝間進行,而且夜間也進行。夜戰中,雙方均不使用炮兵,部隊以密集隊形投入攻擊,士兵胳膊挨胳膊,大多數場合夜戰以刺刀白刃戰告結束。為識別敵友,俄軍士兵袖纏白布帶。這種激烈的遭遇戰持續至1015。日軍進展不大,只是在某些地段將俄軍頂回沙河地區。大山決定在既得陣地上轉入防御。

與此同時,庫羅帕特金決定1016日晨在自己右翼發動進攻,以恢復在沙河左岸的原態勢。但15日夜間,日第二軍奧保鞏部以奇襲攻占俄軍左翼第1軍地段內具有決定意義的制高點萬寶山(位于沙河堡地區)。日軍占領該高地,就造成了突破俄軍防御中心的威脅。因此,庫羅帕特金放棄原定進攻計劃,令第1軍不惜一切代價奪回該高地。經1617兩日激戰,俄軍以傷亡3000人的代價奪回了高地。日方死亡1500人。雙方各自鞏固既得陣地,加修工事,互相對峙,偶爾出動偵察部隊或進行炮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051月奉天會戰為止。整個會戰,俄方損失4萬余人,日方損失2萬余人。

旅順的陷落

日方鑒于自己兵力不足,而俄國增援部隊源源開到遠東,戰爭曠日持久對己不利。唯一出路是把困在旅順的第3軍解脫出來。同時,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正在東調途中,一旦與遠東艦隊會合,實力將超過日本艦隊。因此,日本統帥部利用沙河會戰后俄軍按兵不動之機,將全部后備力量投入對旅順的攻擊,力爭盡快奪取旅順。早在19048月日軍首次強攻旅順受挫之后, 就加強了第3軍的兵力,運來11英寸口徑的攻城炮,在旅順外圍構筑了炮兵陣地和平行壕,對俄軍的防御工事步步進逼。919,日軍發動第2次強攻,迨至1030,發起了第3次強攻,但仍然沒有取得重大進展。大山巖命令乃木希典交出指揮權。暫時由總參謀長兒玉源太郎指揮,兒玉對炮兵的運用遠遠強于乃木,經過調整部署后,一天就攻克了203高地。高地的陷落,基本上決定了旅順戰局的命運。日軍在高地上建立觀察哨,校正炮兵射擊,以海岸防衛用的28cm大口徑榴彈炮襲擊俄國艦隊。1215,被俄國人稱為旅順俄軍防御“靈魂”的康得拉欽科將軍斃命。12俄方正式簽訂投降文書。此時俄軍尚有官兵324萬名,火炮610門,炮彈203萬發。整個旅順戰役過程中,俄軍損失44萬余人,日軍損失約6萬人。

旅順爭奪戰是日俄戰爭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只要旅順牽制著大量日軍,只要旅順口的俄國艦隊還存在,日軍就無法決定戰爭的結局。如果俄國歐洲地區的艦隊東調,還可能改變海上形勢,并切斷日軍海上補給線。因此日軍不惜重大代價攻取旅順,歸根到底是解決日俄戰爭的根本問題——制海權。

奉天會戰

爆發因由

旅順陷落和俄國太平洋艦隊主力被殲,使日本獲得完全的制海權(至少在俄國歐洲艦隊到達之前)。日方竭力利用這一有利的形勢,圍殲東北俄軍于奉天地區,勝利結束戰爭。因此,日軍統帥部迅速將第3軍轉移至奉天,同時新編第5軍(鴨綠江軍)也向奉天開進。

19052月中,奉天地區日軍在長達100余公里的戰線上集結了5個軍,27萬人,1082門炮,200挺機槍。大山元帥的計劃是:以新到的第3軍、第5軍分別迂回俄軍兩翼,第1軍、第2軍、第4軍以正面進攻牽制俄軍于沙河地區,并保障第3軍、第5軍的迂回運動。主攻指向俄軍右翼,由第3軍擔任。 此時,沿沙河一線集結的俄軍成3個獨立的野戰集團:右翼為第2集團軍(考爾巴斯指揮),正面25公里;中央為第3集團軍(比爾德林格指揮),正面20公里;左翼為第1集團軍(李涅維奇指揮),正面45公里。暴露的翼側由獨立部隊掩護。俄軍總兵力達33萬人,炮1266門,機槍56挺。在害怕爆發革命的沙皇政府催促下,庫羅帕特金決定發動醞釀已久的攻勢。在乃木第3軍北上之前,企圖在沙河一線擊潰日軍主力,這樣就爆發了黑溝臺會戰。

黑溝臺會戰

日俄雙方對比,俄軍在兵力和火炮方面均占優勢,庫羅帕特金計劃用第2集團軍(5個軍126個步兵營、162個騎兵連439門炮)共10萬人擔任突擊,任務首先是占領奉天西南約40公里的一個村子沈旦堡(三疊鋪)。庫羅帕特金認為該村是日軍整個陣地的關鍵。而這個方向上的日軍,實力卻異常薄弱,僅以騎兵第一旅團的秋山好古部8000人警戒寬大正面。二十五日來攻的俄軍有:黑溝臺方面的2個師(由32個步兵營編成),沈旦堡方面的1個師(由16個步兵營編成)和向日軍左側插過來的米舒欽柯騎兵軍(72個騎兵連)。被包圍的日軍秋山好古部率先在戰場上大規模使用了機槍,把沖鋒的哥薩克騎兵打的尸橫遍野。大山總司令官十分重視戰況的發展變化,在緊急調動位于后方的第8師立見尚文立即奔赴黑溝臺的同時,也從各條戰線抽調可能抽出的兵力,編成臨時預備隊進行反擊。12628日,日軍西翼的各部隊進行了浴血奮戰。立見尚文部子彈用盡,被迫進行了一場世界最大的白刃突擊,突破了俄軍對秋山旅團的包圍,129拂曉,以臨時預備隊的第5師,在由柳條口至長灘的西北方向上,分割攻擊敵人陣地,以期各個擊破黑溝合以南之敵。又一次由于克魯泡特金總司令官缺乏果斷,喪失了千載難逢的好戰機。由于他擔心俄軍第2軍可能會遭到分割包圍。因而沒有積極擴大黑溝臺方面的戰果。特別是由于日軍部署在中央位置的部隊(主要是第2軍)的牽制活動,進一步增加了作戰正面的危機感,以至幾次拒絕俄軍第2軍司令官的增援要求。結果,不但停止了對黑溝臺方面日軍的進攻,而且下達了撤退的命令。日軍渡過了一次最大的危機。

奉天之戰

隨著日軍第三軍乃木的到達和第5軍的編成,日軍已經集中了25萬人,大山巖決定進攻已經集中在奉天的37萬俄軍,由于日軍主攻方向是俄軍右翼,它要迫使庫羅帕特金把預備隊從右翼調到左翼來。為此,223,日軍右翼第5軍川村景明部率先從太子河上游地區北進。在第1軍支援下,開始迂回俄軍第1集團軍右翼。這一行動,完全出乎庫羅帕特金意料之外,他立即將右翼預備隊42個營(屬西伯利亞第1軍)調去加強左翼,而這正是大山元帥所求之不得的。227,日第2、日俄戰爭第3兩個軍開始迂回俄軍右翼,實施主要突擊。這一著使俄軍陷入了困境:在綿延約100公里的戰線上,俄軍右翼的預備隊只剩下1個師。俄國第2集團軍要對付日本2個軍(約96個營、288門炮對133個營、468門炮),而且右翼挨打的同時,左翼2個集團軍按兵不動。第2集團軍被迫收縮陣地?!〈藭r,庫羅帕特金又決定把預備隊從左翼調回右翼。部隊來回折騰,疲于奔命。

庫羅帕特金決定對迂回其右翼的日第3軍乃木希典的側后發動反突擊,為此從左翼2個集團軍抽出若干連、營、團,匆忙編組一支混合部隊,由考爾巴斯統一指揮。反突擊預定于34開始。34,日第3軍已經接近奉天以北的鐵路線,情況緊急。但考爾巴斯聲稱部隊沒有完成集中,將原定的反突擊日期推遲到35,當時他指揮的第2集團軍總兵力為120個營(8萬人),俄軍進行了幾次毫無效果的血戰,37停止行動。反突擊沒有奏效。日第3軍繼續向奉天以北迂回。

在此期間,日軍從31日起對俄軍左翼也加強了進攻,在俄國第1集團軍抗擊下,進展不大。但35日考爾巴斯發動反突擊時,俄軍左翼2個集團軍按兵不動。37,庫羅帕特金命令這2個集團軍放棄沙河陣地,撤到渾河以北。他采取這個決定,是企圖縮短戰線,抽出部隊加強右翼,并以新的反突擊防止日第3軍前出到奉天以北的鐵路線。

但是,俄軍39對日第3軍的反突擊又沒有奏效,同時,放棄沙河陣地的俄國第l、第3兩集團軍來不及在渾河上構筑堅固陣地。在這種情況下,39,日軍突破俄軍第1集團軍防線,開始從左翼迂回奉天。同日,日第3軍從右翼迂回俄第2集團軍,出現在該集團軍后方。

這樣,東北俄軍處于被包圍的危險之中。39日夜間,庫羅帕特金下令向鐵嶺撤退。撤退的情況相當混亂:騎兵(未參加會戰)先于步兵和炮兵撤退,輜重堵塞了道路。部隊失去指揮,又遭到日軍炮擊,后衛陷入日軍包圍之中。但日軍也無力追擊。311,日第1、第3兩軍在渾河地區會師。此時俄軍主力已逃脫包圍,隨后在四平街占領陣地,直到戰爭結束。

奉天會戰是日俄戰爭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會戰,總計俄軍損失近12萬人,日軍損失約7萬余人。俄軍的慘敗,導致庫羅帕特金被撤職,降為“滿洲”第1集團軍司令。遠東陸軍總司令職務由李涅維奇繼任。奉天會戰后,沙皇政府仍不甘心失敗,繼續向遠東增兵,同時寄希望于從歐洲海域東調的太平洋第2分艦隊。

對馬大海戰

日俄戰爭初期,沙皇政府決定從波羅的海艦隊(后來加上黑海艦隊)抽調艦船,編組“太平洋第2分艦隊”,開往遠東增援。這支混合艦隊擁有各型主要戰艦38艘,輔助艦船約20艘,下編兩個大隊(后來又增加1個大隊),由羅日杰斯特溫斯基海軍中將統一指揮。這支倉促拼湊的艦隊,某些艦只尚未完全建成就出海,邊航行邊安裝。官兵戰術技術水平低,有的甚至缺乏起碼的訓練,通信聯絡靠德造無線電臺,德國技術員一走,電臺即形同廢物。官兵矛盾很深,士氣低落,特別是黑海艦隊水兵受過革命思想影響,具有反抗精神。

太平洋第2分艦隊原定19047月中出發,后因準備工作跟不上,推遲到10月中出發。航行路線預定從波羅的海經非洲南端好望角直到海參崴(后來在丹吉爾將艦隊一分為二:羅日杰斯特溫斯基率領較新較大的艦只繼續沿好望角航行,其他艦只由??怂_姆率領,經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入印度洋,以后兩支部隊在馬達加斯加沿海會合),全程3萬公里,中途一個基地也沒有。按國際法,交戰國軍艦不得在中立國港口停泊,這一規定給艦隊造成了巨大困難。

艦隊出發時,由于日軍的一系列勝利,在俄軍中流行著嚴重的恐日病,簡直是草木皆兵,甚至謠傳日本的秘密艦隊已到了北歐海域。在這種氣氛下,官兵精神緊張,艦隊航行初期,鬧出不少海軍史上罕見的大笑話。他們見到外國船就以為是日本艦隊,立即盲目開炮,甚至相距較遠的俄國艦艇也發生誤會,互相開炮。102122日夜間在北海擊沉擊傷英國漁船的事件,引起國際風波(在巴黎召開國際法庭公審),英國政府借此壓中立國不得向俄國艦隊提供方便。俄國艦隊為了解決燃料問題,只得在海上加煤,有機會就盡可能多裝,以至甲板、機房、洗澡間,軍官臥室等一切空地都堆積煤炭,既降低了速度(超重),又影響工作和衛生,特別是經過赤道海域,士兵痛苦不堪,非戰斗減員嚴重,而這時俄國補給船送來的卻是幾千套冬裝(只有給陸軍送“神像”一事可與之相比擬)。

190412月底,羅日杰斯特溫斯基到達馬達加斯加沿海,直到與??怂_姆會合后,才于19053月中旬繼續向遠東航行。這時船底長滿了海藻,速度降低。羅日杰斯特溫斯基重病初愈(請求辭職未準),其副手??怂_姆重病垂危。士氣極為低落,士兵自殺不斷發生,甚至多次爆發“兵變”。

48羅日杰斯特溫斯基到達新加坡。海軍部命令他前往越南的金蘭灣,在該處等候涅博加托夫率領的太平洋第3分艦隊會合,然后北上,打敗日本艦隊,并到達海參崴。羅日杰斯特溫斯基艦隊進入金蘭灣,引起日本政府強烈抗議。法國海軍當局被迫勒令俄艦出境。59,太平洋第2、第3分艦隊在海上會合,聯合艦隊由羅日杰斯特溫斯基任司令,??怂_姆任副司令。

在俄國艦隊東調的過程中,日本東鄉艦隊進行了迎戰的充分準備。先是對艦艇進行維修保養,給水兵休假,養精蓄銳。2月份,全體人員歸隊,進行緊張的訓練演習。東鄉判斷俄國艦隊最可能通過朝鮮海峽,取最捷徑到海參崴。因此,日艦隊主力在對馬海峽附近和日本沿海集結待機。同時在俄國艦隊可能經過的一些海上通道布雷,組織監視,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預報網,其縱深達225公里以上525,俄國艦隊最后一次加煤,其數量足夠用到海參崴,造成超載。在此期間,副司令??怂_姆病死,羅日杰斯特溫斯基卻秘而不宣,甚至對當然的副司令繼任者涅博加托夫也保密,旗艦繼續掛??怂_姆的旗幟。527,艦隊進入對馬海峽,爆發了著名的對馬海戰。 雙方各有裝甲主力艦12艘,但日艦航速快(1820節:15518節),火力也占優勢(每分鐘日艦可發射炮彈360發、總重量21949萬公斤,俄艦發射134發、8190公斤)。除此以外,日俄巡洋艦數量為16 8,魚雷艇數量為699,日方均占優勢。

更糟糕的是,俄國艦隊經過220天的遠航,人員十分疲憊;同時又不注意偵察,對敵情一無所知;又沒有作戰預案,各艦長只知道集中火力打敵旗艦,并向海參崴方向逃跑。東鄉親率艦隊主力(4艘主力艦、8艘重巡洋艦)在朝鮮鎮海附近隱蔽待機。為使自己的艦隊有足夠的機動余地,他決心讓俄國艦隊通過對馬海峽之后才出動。

1905526夜間,俄國艦隊通過日方第1道海上警戒線。日方偵察艦在遠距離上進行不間斷地跟蹤監視,并及時用無線電將情況報告東鄉。因此東鄉對俄國艦隊的實力、航向、航速和隊形了如指掌。27日晨,羅日杰斯特溫斯基發現了日本哨艦的行動,心情十分緊張。當時俄國艦隊成行軍隊形:第1、第2裝甲艦大隊在右翼,第3裝甲艦大隊和巡洋艦大隊在左翼,運輸船隊居中。11時后,羅日杰斯特溫斯基命令艦隊成戰斗隊形:右翼2個大隊向左靠攏,開到左翼第3大隊前面,全艦隊成單排一列式(縱隊)。各艦航速不一,司令官沒有明確規定慢的加速,快的減速,結果造成大混亂。12時許,羅日杰斯特溫斯基忽然心血來潮,判斷日本艦隊可能以橫隊隊形向他攻擊,因此又命令俄國艦隊成橫隊隊形。于是艦隊開始進行復雜的機動動作。此時,羅日杰斯特溫斯基顯然由于擔心其戰斗隊形過早被敵人發現,忽然又下令全艦隊恢復行軍隊形,再次引起大混亂。

1340分左右,東鄉艦隊主力在右前方出現,成單排一列式,企圖截斷俄國艦隊的航線。臨戰前,東鄉對全艦隊發出信號:“皇國興廢,在此一戰,諸位尤須奮發努力?!绷_日杰斯特溫斯基再次下令成戰斗隊形,但已經來不及了。東鄉截斷了俄國艦隊的航線,并在距敵35~38鏈的海域向左轉彎,劃了一個“U”字形(日本戰史稱之為“敵前大回頭”)。轉彎時,日本艦隊處于俄艦火力威脅之下,而且相當一部分艦艇無法回擊(視線和射界被己方艦艇遮蔽)。這個動作在當時海軍戰術上是違反常規的。但這時俄國艦隊正處于變換隊形的混亂之中,羅日杰斯特溫斯基雖然下令開炮,結果形成盲目射擊,浪費彈藥,并且喪失了戰機。日本艦隊完成了轉彎之后,首先集中火力猛打俄國艦隊的旗艦,海戰開始半小時后,羅日杰斯特溫斯基的旗艦“蘇沃洛夫號”被迫退出戰斗,羅日杰斯特溫斯基本人負重傷(后被俘投降)。其他幾艘旗艦也相繼被擊沉擊傷。俄國艦隊失去指揮,陷入一片混亂。

俄國艦隊力圖擺脫截擊的敵艦,但因為航速慢,沒有得逞。日艦則充分發揮其航速快的優勢,迅速機動,占領俄國艦隊前進方向的有利位置,猛烈炮擊。雙方在煙霧迷漫之中進行了一場混戰。俄艦被擊沉擊傷多艘。16時許,海上起霧,東鄉裝甲艦隊與俄國裝甲艦隊一度脫離接觸,東鄉向北轉移。但日本巡洋艦隊和俄國巡洋艦隊正在偏南的海域進行激戰。18時半,俄國裝甲艦隊開往該海域參戰。直到此時,涅博加托夫才接管指揮權,并下令艦隊繼續北進。

當天夜間,東鄉又出動37艘魚雷艇和21艘驅擊艦,對殘余的俄國艦隊實施魚雷攻擊。28日晨5時許,涅博加托夫率領僅存的少數艦只向海參崴方向逃跑。9時許遭到日本艦隊圍攻,涅博加托夫始則懸白旗、繼而懸日本國旗投降。

這次海戰,俄國太平洋第2、第3分艦隊除3艘逃往海參崴之外,其余全軍覆沒(包括擊沉、被俘和被中立國扣留),艦艇損失總計達27萬噸(比后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日特蘭海戰雙方損失的總和還大)。人員陣亡4830人,被俘5917人(不包括受傷和在外國港口被扣留者)。日方只損失魚雷艇3艘,人員陣亡僅117人,傷587人。

戰爭結局

日俄戰爭期間,日本特工天才明石元二郎在俄國資助和策動沙皇政府的反對派發動革命,把俄國腹地鬧的天翻地覆,對馬海戰之后,尼古拉二世為首的統治集團,完全失去了贏得戰爭并利用戰爭的勝利扼殺革命的希望,日本方面鑒于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也認為繼續打下去對它不利。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欣然出面斡旋。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俄國被迫于190595在樸茨茅斯同日本簽訂和約。 樸茨茅斯和約規定: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享有政治軍事及經濟上之“卓越利益”,并且不得阻礙或干涉日本對朝鮮的任何措置。俄國將旅順口、大連灣并其附近領土領水之租借權以及有關的其他特權,均移讓與日本政府。俄國將由長春(寬城子)至旅順口之鐵路及一切支線,以及附屬之一切權利、財產和煤礦,均轉讓與日本政府。此外,條約還規定將庫頁島南部及其附近一切島嶼永遠讓與日本。

必須強調指出;在中國和朝鮮國土上進行的這場帝國主義掠奪戰爭,給中朝兩國人民造成了極為深重的災難。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無法計算。僅就中國東三省部分地區而言,“自旅順迤北,直至邊墻內外,凡屬俄日大軍經過處,大都因糧于民。菽黍高粱,均被芟割,以作馬料??v橫千里,幾同赤地?!薄吧w州海城各屬被擾者有300村,計遭難者8400家,約共男女5萬多名?!边|陽戰場“難民之避入奉天省城者不下3萬余人”?!胺殪菟?,村舍為墟,小民轉徙流離哭號于路者,以數十萬計?!鄙踔吝B日本人辦的《盛京時報》(19061018)也不得不承認,東北人民“陷于槍煙彈雨之中,死于炮林雷陣之上者數萬生靈,血飛肉濺,產破家傾,父子兄弟哭于途,夫婦親朋呼于路,痛心疾首,慘不忍聞?!?/span>

中國人民遭受如此深重的災難,可是戰爭結束時 ,戰敗國沙皇俄國“不割寸土,不賠一個盧布”(尼古拉二世語),卻要中國人民去接受戰勝者的宰割。

對華影響

日俄戰爭期間,中國東北是雙方陸上交鋒的戰場,當地人民蒙受極大的災難,生命財產遭到空前的浩劫。旅順的工廠被炸毀,房屋被炸毀,就連寺廟也未能幸免。耕牛被搶走,糧食被搶光,流離失所的難民有幾十萬人。日、俄都強拉中國老百姓為他們運送彈藥,服勞役,許多人冤死在兩國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國平民被日俄雙方當作“間諜”,慘遭殺害。這場戰爭不僅是對中國領土和主權的粗暴踐踏,而且使中國東北人民在戰爭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和人身傷亡。

此外,這次戰爭很大刺激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神經,讓他們從中看出專制國(俄國)永遠無法戰勝立憲國(日本)的道理,從而促進了中國的立憲民權運動,客觀上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

 
  • 客服熱線
  • 商務洽談
  • 13596379558
  • 投訴建議客服
  • 13704312303
国产精品离异富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