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網站首頁 >資訊 >

東北拾遺詳情

東北拾遺

東北地名考

2014-12-25 17:52:0917655人已關注
一、以滿語語音命名的地名

哈爾濱:女真語哈里賓忒。滿語哈勒費延。女真語哈里基賓忒漢譯“扁狀的島子”之意,指松花江金水河從陽明灘流入松格花江之間的島嶼(今哈爾濱市松花江北太陽島)。哈爾濱是女真語咯哈里賓忒的變音和轉音。滿語哈勒費延漢譯“扁狀的島嶼”之意.原指太陽島,后來松花江南岸的小漁村也沿用哈勒費延這一名稱。滿語哈勒費延是由女真語哈里賓忒轉化而來,哈爾濱是哈勒費延的變音和轉音-。

齊齊哈爾:達斡爾語齊齊哈爾漢譯“牧場”之意。蒙古語齊齊哈爾漢譯“近地”之意。又譯:蒙古語齊齊哈爾漢譯“江邊”之意。齊齊哈爾原為達斡爾族的牧場,在今齊齊哈爾市西南5公里之處。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本議在齊齊哈爾屯筑城,后因中間隔著嫩江交通不方便,遂改在卜奎之處建城,但仍以齊齊哈爾屯名為城名?,F在的齊齊哈爾實際是卜奎之地,故齊齊哈爾又有“卜奎”之稱。滿語卜奎(布庫、卜克伊切)漢譯“大力之人或大善樸的人居住之處,即達斡爾族人居住之處”私章。又譯:蒙古語卜奎f勃苦,漢譯“有鹿”之意,即“有野鹿生息之處”之意。齊齊哈爾又有“龍沙”之稱,龍沙原指漠北廣大地區,并非齊齊哈爾一地之專稱。

牡丹江:滿語穆丹(穆當阿)烏拉,穆丹(穆當阿)漢譯“彎”之意,烏拉漢譯“江”之意,即彎彎曲曲的江。又譯:滿語穆丹(穆當阿)烏拉,穆丹(穆當阿)漢譯“聲音響”之意,烏拉漢譯“江”之意,即響水之江。明代以前牡丹江是指從發源地到鏡泊湖的上游江段。鏡泊湖以下江段元代稱胡里改江,明代稱忽爾哈(忽汗)河,清代開始將牡丹江上游、中游、下游統稱穆丹(穆當阿)烏拉。滿語忽爾哈(忽汗)漢譯“圍網”之意,即用圍網或大網捕魚的江。市以江得名,903年中東鐵路(綏芬河至滿洲里鐵路)通車后,以江命名設牡丹江火車站。1937年建市時命名牡丹江市。

佳木斯:赫哲語嘉木寺(姜木寺)漢譯“尸骨”之意。因松花江水流到此處將上游淹死的人、畜尸骨沖到岸上,松花江以凈水人海,故有此意。滿語甲木克寺噶珊,甲木克寺漢譯“驛丞”之意,噶珊漢譯“屯”之意。即行官(流動辦公的官)臨時駐地。這里指明代奴爾干都司(現俄羅斯境內黑龍江下游,今俄羅斯稱蒂爾,特林)去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縣)的臨時駐地,這里指明代奴爾干都司去寧古塔的驛站。

阿城:阿城是以阿什河命名的城市。阿什河,女真語按出虎(按出滸、阿術滸、阿術火)o按出虎(按出滸、阿術滸、阿術火)g)漢譯“金”之意,因此河流域是金國故地而得名,故按出虎河發源地也稱金源。滿語稱阿什河為阿拉楚喀河。阿拉楚喀漢譯“嘎拉哈”}“的支兒”的形狀(嘎拉哈,指豬距骨,滿族兒童游戲的一種玩具)。)。因“支兒”的形狀似人耳之狀,故又譯為“耳”。依河建城則稱阿打拉棼喀城,簡稱阿城。

呼蘭:女真語胡刺溫(活刺溫、忽刺溫),漢譯“灶或突起”之之意。滿語呼蘭漢譯“煙筒或突起”之意。

寧安:滿語寧公特(寧古塔)。寧公(寧古)漢譯數字“六”之意,特(塔)漢譯“坐”之意,即“六人共坐一阜”之意。又譯:寧公(寧古)漢譯數字“六”之意,特(塔)漢譯“居址”之意,即“兄弟六人各居一戎”之意。六人各筑城分居,統稱寧公特(寧古塔)貝勒,是指當時寧古塔地方六個大部落(氏族)而言。

綏芬河:滿語綏芬(蘇濱、速頻、恤品、率賓)畢拉。綏芬(蘇濱、速頻、恤品、率賓)漢譯“錐子”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因河中生產半寸長、深褐色的錐形螺螄而得名。

虎林:滿語稀爾虎勒(稀忽林)。稀爾虎勒(稀忽林)漢譯“沙鷗”之意,即沙鷗生息繁衍之處。

勃利:滿語勃利(博和里)o勃利(博和里)漢譯“豌豆”之意,即生長豌豆之處(野生小粒豆科植物,俗稱“落豆秧”)。蘿北:滿語托羅(陀羅)阿林。托羅(陀羅)漢譯“山核頭樹”之意,阿林漢譯“山”之意,即生長山核頭樹的山。蘿北是因在托羅(陀羅)山之北而得名。

嘉陰:滿語嘉陰(加因)o嘉陰(加因)漢譯“木頭垛子”之意,即有木克楞房子之處或居住木克楞房子的民族之生息之處。

伊春:滿語伊春。伊春漢譯“皮衣料”之意,即生產皮衣校料之處。赫哲語依逃。依遜漢譯數字“九”之意,即地處九個山峰埠之處,這里指多個山峰之處。

安達:滿語諸達。蒙古語諳達。諳達漢譯“伙伴”之意,即合合伙狩獵之處。

泰來:蒙古語泰來氣(他拉戲)。泰來氣(他拉戲)漢譯“栽種”之意,即有一栽痘喇嘛在此地為民施醫,“栽花”,預防“天哀花”發生,人們出于感激之情,便稱此地為泰來氣,簡稱泰來。

訥河:滿語訥謨爾(訥默爾)畢拉。訥謨爾(訥默爾)漢譯“嫩”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蒙古語訥謨命名。

克山:蒙古語克爾克圖山??藸柨藞D漢譯“土崗子”之意,即土崗子之狀的地貌之處,俗稱“二克山”,簡稱克山。

璦琿:滿語璦琿(艾琿、艾虎、愛呼)。璦琿(艾琿、艾虎、愛呼)漢譯“母貂”之意,即母貂生息繁衍之處。又譯:璦琿(艾琿、艾虎愛呼)漢譯“可畏”之意,即河水水勢兇猛可畏之意。

呼瑪:達斡爾語呼瑪爾畢拉。呼瑪爾漢譯“高山峽谷不見陽光”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高山峽谷不見陽光的河流。蒙古語呼瑪爾漢譯“行圍前引的人”之意。

塔河:達斡爾語塔哈河。塔哈漢譯“河蚌”之意。又譯:鄂倫春語稱小故其固。小故其固漢譯“水草豐盛之處”。

漠河:鄂倫春語額木爾河。額木爾漢譯“顏色如墨”之意,即河水顏色如墨的河流;墨河,俗稱漠河。又譯:滿語額木爾畢拉。額木爾漢譯“樹”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樹林子之中的河流。

加格達奇:鄂倫春語加格達奇。加格達奇漢譯“有獐子的地方”之意。

昂昂溪:達斡爾語昂阿奇(昂昂溪)o昂阿奇(昂昂溪)漢譯“狩獵場或雉兔多”之意。

梅里斯:達斡爾語迷勒斯(梅里斯)o迷勒斯(梅里斯)漢譯“冰”之意,即氣候寒冷冰川雪地之處。

吉林:滿語吉林烏拉。吉林漢譯“沿近”之意,烏拉漢譯“江”之意,即沿江的城市。

伊通:滿語伊通(益褪、一禿、伊敦、依屯)。伊通(益褪、一禿、伊敦、依屯)漢譯“半翅鳥”之意,即半翅鳥生息之處。半翅鳥一種類似野雞但比野雞小一些的鳥,俗稱“沙半雞”。

舒蘭:滿語舒蘭。舒蘭漢譯“果實”之意。因境內四合川、霍倫河流域清初屬于貢山,專采小山里紅果上貢清廷而得名。又譯:滿語舒蘭(舒倫)漢譯“猞猁”之意,清初此地曾稱猞猁孫,舒倫是猞猁孫的簡音。

蛟河:滿語覺哈河。覺哈漢譯“氣泡”之意,即發源于有氣汽泡的山泉眼的河流,俗冷蚊河,縣依河得名。

敦化:滿語鄂敦(敖東、敖敦恩、阿克敦)。鄂敦(敖東、敖敦恩、阿克敦)漢譯“大風口”之意,即地處大風口的村屯。

安圖:滿語安圖。安圖漢譯“山之陽”之意,即地處長白自山南麓,長白山陽坡之意。

和龍:滿語和龍峪。和龍漢譯“山谷”之意,峪是漢語也是山谷之意,和龍峪是漢語、滿語兩種語語言混合組成的詞。

延吉:滿語延吉。延吉漢譯“巖羊或懸羊”之意,即巖羊或或懸羊(一種生長在巖石砬子之處懸跳力很強的野山羊)生息之處。

琿春:滿語琿春?,q眷漢譯“邊地”之意。又譯:琿春漢譯“雪橇”之意。即邊陲之地或使用雪橇的民族居住之處。

烏拉街:滿語布特哈烏拉。布特哈漢譯“虞獵或打牲”之意,烏拉漢譯“江”之意,也稱打牲烏拉,俗稱烏拉街。即狩獵之處。

梅河口:滿語安巴梅赫畢拉。安巴梅赫漢譯“大蛇”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大蛇河,簡稱梅河,地處河口之地稱梅河口。

四平:滿語四平。四平漢譯“錐子或細直”之意,即細直的河流,市依河得名。

前郭爾羅斯:蒙古語郭爾羅斯。郭爾羅斯漢譯“江湖”之意。即湖泊較多之處。

佛阿拉城:滿語佛阿拉和吞。佛漢譯“舊”之意,阿拉漢譯“山崗”之意,和吞漢譯“城堡”之意,即山崗上的舊城。

赫圖阿拉城:滿語赫圖阿拉和吞。赫圖漢譯“橫”之意,阿拉漢譯“山崗”之意,和吞漢譯“城堡”之意,即地處橫崗子上的城堡。

海拉爾:鄂溫克語海拉爾(海刺爾、凱惜爾)。海拉爾(海刺爾、凱惜爾)漢譯“野芹菜”之意,即野芹菜生長之處。

牙克吟O真滿語牙克石。牙克石漢譯“河灘”之意,即地處河灘之處。

扎蘭屯:滿語扎蘭噶珊。扎蘭漢譯“參領”之意,噶珊漢譯“屯”之意,即參領曾駐防之處。

阿榮旗:達斡爾語阿榮。阿榮漢譯“干凈”之意。因阿榮河水清凈而得名。

莫力達瓦:達斡爾語莫力達瓦。莫力漢譯“馬”之意,達瓦沈漢譯“山嶺”之意,即馬嶺之意。

海蘭泡:滿語海蘭候溫。海蘭漢譯“榆樹”之意,候溫漢譯譯“湖泊、泡沼”之意,即生長榆樹的泡沼。此地現屬俄羅斯境地,已已改稱布拉戈維申斯克,俄語布拉戈維申斯克漢譯“報喜”之意。斟即俄羅斯軍隊侵占我國海蘭泡向沙皇報喜報功而得名。

伯力:滿語伯力(勃利、博和里)。伯力(勃利、博和里)漢蘆譯“豌豆”之意,即豌豆生長之處(野生小粒豆科植物,俗稱“落豆筏秧”)。此地現屬俄羅斯境內,已改稱哈巴羅夫斯克。

尼布楚:鄂溫克語尼布楚(尼布湖、尼布抽、尼布綽、泥樸處、你不褚)o尼布楚(尼布湖、尼布抽、尼布綽、泥樸處、你不褚)漢譯“奮或斗爭”之意。此地現屬俄羅斯境內,1689年中俄《尼布布楚條約》在此簽訂,是中俄關系史上的重要城市,現已改稱涅爾琴斯克。

二、以滿語譯成漢語語意的地名②

雙城堡:滿語朱魯活吞(和屯)。朱魯漢譯“雙”之意,活吞;(和屯)漢譯“城或寨”之意。漢語稱雙城堡。

甘南:達斡爾語嘎齊堪,霍都熱。嘎齊堪,霍都熱漢譯“水水味甘甜”之意,即水味甘甜的河流,簡稱甘河,建縣在甘河之南故敵稱甘南縣。

雙鴨山:滿語朱魯乜赫阿林。朱魯漢譯“雙”之意,乜赫赫漢譯“野鴨子”之意,阿林漢譯“山”之意,漢語稱雙鴨山。  ,

白城:蒙古語查干浩特。查干漢譯“白色”之意,浩特漢譯“城堡”之意,漢語稱白城子。

渾江:契丹語鹽灘水。鹽灘水漢譯“有顏色的水”之意。漢語稱渾江。女真語沸流水,沸流漢譯“水流有聲”之意或“水勢看漲”之意,水流急之水或水勢漲之水都可能是渾水之江,故也可以理解為渾水之江,簡稱渾江。

鞍山:滿語思額穆阿林。思額穆漢譯“馬鞍子”之意,阿林漢譯“山”之意,即馬鞍子形的山,簡稱鞍山。

海參崴:滿語奇集崴子。奇集漢譯“海參”之意,崴子漢譯“山灣、海灣、河灣、湖灣、江灣”之意,這里指海灣。漢語稱海參崴子。此地現屬俄羅斯境內,已改稱符拉迪沃斯托克。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語,漢譯“控制東方”之意。

拜泉:蒙古語巴拜布拉克。巴拜漢譯“寶貝或寶貴”之意,布拉克漢譯“眾多的泉眼”之意,即眾多的寶貴泉眼之意,俗稱巴拜泉,簡稱拜泉。

三、已經改變成漢語的地名

沈陽:滿語穆克敦和吞。穆克敦漢譯“興盛”之意,和吞漢譯“城堡”之意,即興盛的城堡,清代稱天眷盛京,簡稱盛京?,F已改稱沈陽。

大慶:蒙古語薩爾圖。滿語也稱薩爾圖。蒙古語薩爾圖漢譯“鹽堿地生長的有甜味的牧草”之意。滿語薩爾圖漢譯“多風之地”之意?,F已改稱大慶市。

五常:滿語拉林(刺憐、蘭陵、淶流)窩集。拉林漢譯“爽快、歡喜”之意,窩集漢譯“大森林”之意?,F已改稱五常。

尚志:滿語烏珠(元術)o烏珠(元術)漢譯“河蚌之珠”之意。又譯:女真語元術漢譯“頭”之意,即女真首領金元術發跡起兵之處。曾以烏珠河得名設珠河縣?,F已改稱尚志縣。

延壽:滿語瑪延?,斞訚h譯“肘”之意,即河流的流向呈肘狀,故稱瑪延河,俗稱螞蟻河?,F已改稱延壽縣。

撫遠:滿語伊力嘎山。伊力漢譯“花”之意,嘎山漢譯“屯屯”之意,即滿山遍野鮮花盛開之處?,F已改稱撫遠縣。

同江:赫哲語拉哈蘇蘇。拉哈蘇蘇漢譯“灘頭魚”之意,即盛產灘頭魚之處。滿語拉哈蘇蘇。拉哈漢譯“筑墻所綴泥草”之意,蘇蘇漢譯“老屋或常住的屋子”之意,即狩獵經常居住的用“拉哈辮”綴成的簡易住房?,F已改稱同江縣。

松原:蒙古語伯都納(布都納):真伯都納(布都納)漢譯“移鵪鶉”之意,即鵪鶉鳥生息之處,現已改為松原市。

滿洲里:鄂倫春語霍勒金布拉格?;衾战鸩祭駶h譯“終終年不的泉眼或興旺的泉眼”之意?,F已改稱滿洲里市。

滿語河流湖泊名稱

一、以滿語命名的河流湖泊名稱①

額爾古納河:蒙古語額爾古納河。額爾古納漢譯“以手遞物”之意。鄂溫克語烏爾更河。烏爾更漢譯“寬”之意,即河道較寬的河。額爾古納河是黑龍江的南源。

石勒喀河:鄂倫春語石勒喀河。石勒喀漢譯“黑水”之意。石勒喀河是黑龍江的北源。

倫湖:突厥語呼倫湖。呼倫漢譯“湖泊”之意。蒙古語達來諾爾湖。達來諾爾漢譯“?!敝?。呼倫湖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上。

烏爾遜河:蒙古語烏爾遜河。烏爾遜漢譯“安居”之意,即安居的放牧之處。烏爾遜河是連接呼倫湖與貝爾湖的河流。

伊敏河:鄂溫克語伊敏河。伊敏漢譯“飲水”之意。即河水清潔可以直接飲用的河流。伊敏河是海拉爾河支流。

沾河:滿語沾畢拉。沾漢譯“急流”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急流河。沾河是遜河的支流。

庫爾濱河:滿語庫爾濱畢拉。庫爾濱漢譯“晾魚場”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河畔是理想的晾魚場。庫爾濱河是黑龍江支流。

松花江:滿語松阿里(松戛里、松花里)烏拉。松阿里(松戛戛里、松花里)漢譯“天”之意,烏拉漢譯“江”之意,即水從天上流下下來的江。松花江是黑龍江的最大支流。

那爾轟河:滿語那爾轟(那爾琿)畢拉。那爾轟(那爾琿)漢漢譯細“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水量很小的細水河。那爾轟河是松花江支流。

尼什哈河:滿語尼什哈畢拉。尼什哈漢譯“小魚”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盛產小魚的河流。尼什哈河是松花江支流。

輝發河:滿語輝發畢拉。輝發漢譯“淡青色的水”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水呈淡青色的河流。輝發河是松花江支流。

拉法河:滿語喇法木畢拉。喇法木漢譯“澇豆秧(落豆秧)”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又譯喇法木漢譯“藤木”之意。即澇豆秧或藤木生長之處,拉法河是蛟河支流。

溫德河:滿語溫德赫恩(溫德享)畢拉。溫德赫恩(溫德享)漢譯“板片”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河流沿岸有板片狀的石片。溫德河是松花江支流。

飲馬河:滿語伊勒門畢拉。伊勒門漢譯“閻王”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河水暴漲時水勢兇虐、像閻王一樣厲害的河流。又譯:伊勒門漢譯“魚網下邊的墜子”之意,即使用帶墜的魚網捕魚的民族居住之處。飲馬河是松花江支流。

烏裕爾河:女真語烏裕爾(蒲峪)畢拉。烏裕爾(蒲峪)漢譯“低洼地”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低洼地的河流。烏裕爾河下游沼澤地即是扎龍自然保護區。

扎龍湖:達斡爾語扎龍。扎龍漢譯“落雁”之意,即大雁生息繁衍之處。扎龍自然保護區在烏裕爾河下游,是丹頂鶴的故鄉。

洮兒河:蒙古語洮兒(滔爾、陀喇)河。洮兒(滔爾、陀喇潮)漢譯“水網”之意。即支流多、呈水網狀的河流。洮兒河是嫩江支流。

拉林河:滿語拉林(淶流)畢拉。拉林(淶流)漢譯“爽快、歡樂”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性格爽快、歡樂的民族居住之處。拉林河是松花江支流。

霍倫河:滿語霍倫(活倫)畢拉?;魝悾ɑ顐悾h譯“威武”之意。又譯:霍倫(活倫)漢譯“山谷”之意。即威武宏大的河流或發發源于山谷的河流?;魝惡邮抢趾又Я?。

烏吉密河:滿語烏吉(窩集)畢拉。烏吉(窩集)漢譯“大葫森林”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大森林里流出來的河流。又譯:烏吉(窩集)密:漢譯“大森林里生產的蜂蜜”之意。即野生蜂生息采蜜,在大森林的樹洞里冬眠之處。烏吉密河是螞蟻河的支流。

威呼河:滿語威呼畢拉。威呼漢譯“獨木舟”之意,畢拉拉漢譯“河”之意,即使用獨木舟渡河或捕魚的河。威呼河是牡丹江江支流。

海浪河:滿語海浪(駭浪、海蘭)畢拉。海浪(駭浪、海蘭)漢譯‘榆樹“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榆樹生長之處的河流。海浪河是牡丹江支流。

烏蘇里江:女真語阿速古兒穆克;阿速古兒漢譯“順流而下”之意,穆克漢譯“水”之意,即順流而下之水。滿語烏蘇里(鄂羅里、烏圖里)烏拉。烏蘇里(鄂羅里、烏圖里)漢譯“天王”之意,烏拉漢譯“江”之意,即天江或順流而下之江。烏蘇里江是黑龍江支流。

興凱湖:赫哲語湄沱湖。湄沱漢譯“水耗子”之意,即水耗子生息之湖。女真語湄沱湖。湄沱漢譯“馬頭琴(月琴)”之意,即月琴狀之湖,故有北琴海之稱。滿語興凱(興喀、新開)候溫。興凱(興喀、新開)漢譯“水從高處向低處流”之意,候溫漢譯“湖(泊)”之意。即水從高處流來的湖泊。興凱湖是烏蘇里江的上源。

圖們江:滿語圖們(統門、土們、馳滿、豆滿)色禽。圖們漢譯“萬水(眾水)”之意,色禽漢譯“源”之意,即萬水之源或眾水之源之意。圖們江發源于長白山,東流人海。

布爾哈通河:滿語布爾哈通(布爾噶圖、卜爾忽禿)畢拉。布爾哈通(布爾噶圖、卜爾忽禿)漢譯“柳樹叢(即柳條通)”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柳樹叢(柳條通)中的河流。布爾哈通河是圖們江支流。

嘎呀河:滿語噶哈里(噶雅、嘎呀)畢拉。噶哈里(噶雅、嘎呀)漢譯“黃色小鲇魚”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黃色小鲇魚較多的。嘎呀河是布爾哈通河支流。

鴨綠江:契丹語馬訾水。馬訾漢譯“江中的一種小魚”之意,即魚比較多的江。鴨綠江發源于長白山,西流人海。

貝加爾湖:突厥語貝加爾湖。貝加爾漢譯“水產資源豐富”之意。即水產資源豐富的湖泊。貝加爾湖現屬俄羅斯境內。

二、以滿語譯成漢語或改為漢語的河流棒湖泊名稱②

黑龍江:滿語薩哈連烏拉。薩哈連漢譯“黑色”之意,烏拉漢譯“江”之意,即江水呈黑色的江(漢語青、黑視為一種顏色,也可可以理解為青顏色水的江)。因大江狀若蟠龍,故中間加一個龍字字,稱黑龍江。黑龍江上游的鄂倫春族人及瑪濕族人稱黑龍江為石勒劻喀河(上源),鄂倫春語石勒喀河漢譯“黑水”之意。黑龍江中游賂的瓦爾喀族人稱黑龍江為滿可河,瓦爾喀語滿可河漢譯“黑水”之意。黑龍江下游的費雅喀族人稱黑龍江為摩穆河,費雅喀語摩穆臺河漢譯“黑水”之意。蒙古語、達斡爾語稱黑龍江為哈拉穆連,哈拉砬穆連漢譯也是“黑水”之意。契丹語稱黑龍江為哈刺沒里,哈刺刊漢譯“黑”之意,沒里漢譯“江”之意,即黑水之江。鄂溫克語稱黑龍龍江為阿穆爾河,阿穆爾河漢譯也是“黑水”之意。16世紀沙皇俄國的軍隊逐漸東侵,發現這條大江,但不知此江叫什么名,也不知此此江流到何處,從當地的鄂溫克人口中得知這條江叫阿穆爾河,俄國雪人沿用鄂溫克語音也稱阿穆爾河至今。黑龍江從南源額爾古納河至入??谌L4 370/A里,從北源石勒喀河至人??谌L4 510公墾里,是我國四大河流之一。

金沙河:滿語奇爾薩畢拉。奇爾薩漢譯“沙狐貍”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沙狐貍生息之處的河流。因狐貍是金黃色的,俗稱金沙河。金沙河是輝發河支流。

嫩江:女真語諾尼穆克。諾尼漢譯“碧或青”之意,穆克漢譯“水”之意,以江水的顏色而得名,即碧(嫩)綠色的江或青色的江,故有嫩江之稱。蒙古語腦溫江,腦溫漢譯“水流平靜”之意,以江水的流動狀態得名。嫩江是松花江最大的支流。

甘河:達斡爾語嘎齊堪·霍都熱河。嘎齊堪·霍都熱漢譯“水味甘甜”之意,即水味甘甜的河,簡稱甘河。甘河是嫩江支流。

忙牛河:滿語莫勒恩(摩琳)畢拉。莫勒恩(摩琳)漢譯“馬”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牧馬場。清代稱莫勒恩畢拉。民國初期稱漠泥河,后訛傳稱牡牛河,河流名稱與原語意產生錯位。牡牛河是拉林河支流。

紅石河:滿語富勒佳哈(富爾佳哈)畢拉。富勒佳哈(富爾佳哈)漢譯“紅顏色”之意,畢拉漢譯“河”之意,即沿河有紅色的石頭砬子的河流,俗稱紅石河。紅石河是牡丹江上游支流。

大石頭河:滿語珊延穆克。珊延漢譯“白色”之意,穆克漢譯“水”之意,即沿岸有白色石頭砬子的河,俗稱大石頭河。大石頭河縣牡丹江支流大沙河的支流。

長白山瀑布:滿語果勒敏珊延阿林安巴(昂邦)圖拉庫。果勒敏漢譯“長”之意,珊延漢譯“白”之意,阿林漢譯“山”之意,安巴昂邦)漢譯“大”之意,圖拉庫漢譯“瀑布”之意,即長白山大瀑布。

長白山溫泉:滿語果勒敏珊延阿林哈勒琿穆克。果勒敏敏漢譯“長”之意,珊延漢譯“白”之意,阿林漢譯“山”之意,哈勒琿漢記譯“溫暖”之意,穆克漢譯“水”之意,即長白山溫泉。

鏡泊湖:滿語畢爾騰候溫。畢爾騰漢譯“鏡子”之意,候溫漢譯“湖(泊)”之意,即水平如鏡的湖泊,故稱鏡泊湖。鏡泊湖月是牡丹江上游由火山爆發巖漿流壅堰塞牡丹江河床而形成的堰塞湖。

滿語山脈島嶼名稱

一、以滿語命名的山脈島嶼名稱①

大興安嶺山脈:滿語昂邦興安(新艾)珠敦。昂邦漢譯“;‘大”之意,興安(新艾)漢譯“金”之意,珠敦漢譯“嶺”之意,即盛產黃金的山嶺或資源豐富的山嶺。關于大興安嶺的語源還有以下幾幾種解釋:一說認為大興安嶺是滿語昂邦興安朱敦,昂邦漢譯“大”之意,興安漢譯“極寒處”之意,朱敦漢譯“嶺”之意,即地處極寒地也區的山嶺。二說認為大興安嶺是滿語昂邦興安朱敦,昂邦漢譯“大’二”之意,興安漢譯“丘陵”之意,朱敦漢譯“嶺”之意,即坡度較小的、呈丘陵漫崗狀的山嶺。三說認為大興安嶺是錫伯語昂邦興安朱敦敦,昂邦漢譯“大”之意,興安漢譯“白色”之意,朱敦漢譯“嶺”之意,即積雪長、大部分時間被白雪遮蓋的山嶺。大興安嶺遼、金時代稱金山,元代稱蒙可山,明代稱哈刺溫山,清代稱大興安嶺。大興安是東北五大山脈之一,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和黑龍江省北部,是內蒙古高原和松遼平原的分水嶺。北起黑龍江岸,南至西拉木倫河上游,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1200公里,寬200-300公里。海拔高度1000 -1500米。主峰在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北部的黃崗梁,海拔2 019米。山頂渾圓,西緩東陡。森林資源豐富,有多種野生植物、名貴藥材和珍禽異獸。地下礦產資源豐富,有黃金、鐵、煤、錳等礦產資源。因此,東北地區各少數民族稱大興安嶺為“黃金的興安嶺”。

小興安嶺山脈:滿語阿即格興安(新艾)珠敦。阿即格漢譯“小”之意,興安(新艾)漢譯金之意,珠敦漢譯嶺之意,即盛產黃金、資源豐富的山嶺。關于小興安嶺的語源有以下幾種解釋:一說認為小興安嶺是滿語阿即格興安朱敦。阿即格漢譯小之意,興安漢譯極寒處之意,朱敦漢譯嶺之意,即地處極寒處的山嶺。二說認為小興安嶺是滿語阿即格興安朱敦。阿即格漢譯小之意,興安漢譯丘陵之意,朱敦漢譯嶺之意,即嶺的坡度較小,呈丘陵漫崗狀的山嶺。三說認為小興安嶺是錫伯語阿即格興安朱敦。阿即格漢譯小之意,興安漢譯白色之意,朱敦漢譯嶺之意。即積雪時間較長,大部分時間被白雪遮蓋的山嶺。小興安嶺是東北五大山脈之一,在黑龍江省中部和北部,介于松花江谷地和嫩江上游谷地之間,是黑龍江和松花江的分水嶺,西北——東南走向。西北接大興安嶺山脈伊勒呼里山,東南到松花江岸。長約400余公里,寬約100余公里。平均海拔500 N 1000米,主峰在黑龍江省鐵力市南部平頂山,海拔1429米。小興安嶺近代發生過多次巖漿噴發活動。小興安嶺森林茂密,分布著大量的興安落葉松、紅松、云松等。野生動物種類繁多,生產珍貴皮毛。

完達山脈:滿語完達(萬達、完都魯、溫都兒)阿林。完達(萬達、完都魯、溫都兒)漢譯梯子之意,阿林漢譯山之意,即如梯梯子狀的山脈,一登一登層層傾降于三江平源(三江指黑龍江、松花拓江、烏蘇里江)o完達山脈屬于長白山脈的支脈老爺嶺向東北延催伸的余脈,在黑龍江省東部。西南——東北走向。南接長白山支脈老爺嶺,北至三江平源。長約200公里,寬約50 N 10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最高峰老禿頂子在黑龍江省寶清縣西南部。森林資源和煤炭資源比較豐富。

二、以滿語譯成漢語的山脈名稱

長白山脈:滿語果勒斟舜延阿林。果勒敏漢譯長之2,意,珊延漢譯白之意,阿林漢譯山之意,即山上長年積雪,故稱長白山。長白山脈在東北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三省東部,是東北地地區五大山脈之一(東北地區五大山脈:大興安嶺山脈、小興安嶺山皿脈、外興安嶺山脈、錫霍特山脈、長白山脈?,F只有大興安嶺山脈、永、小興安嶺山脈、長白,11山脈三大山脈。外興安嶺山脈、錫霍特山朋脈已劃入俄羅斯境)。東北——西南走向。長白山脈是東北三省東宋部諸多山脈的總稱。長白山脈是我國資源寶庫,森林礦產資源豐富,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是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角的產地。主峰白頭山在吉林省東南部與朝鮮國毗鄰,海拔2 600余米,是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牡丹江的發源地,是著名的休眠火山。山頂有長白山天池。長白山主峰因海拔高度較高,山頂上沒有樹木,以下為不同氣候的植物帶。長白山周圍是火山湖和火山礦泉分布區。

三、已改變成漢語的山脈島嶼名稱

張廣才嶺山脈:滿語塞齊窩集穆魯。塞齊漢譯開闊之意,窩集漢譯密林子、大森林區之意,穆魯漢譯山梁之意,即生長茂密森林地勢開闊的山梁。清代中期有一從關內來的移民張廣才在此嶺的寧古塔至吉林的驛道上開了一個旅店,來往行人遂以張廣才的人名稱為嶺名,沿襲至今。近代也有的資料認為:張廣才嶺是滿語張恨才嶺,漢譯吉祥如意的山或幸運的山。這種說法是不太符合滿語的語言規律和語言環境的。張廣才嶺是長白山脈向北延伸的支脈,在吉林省北部、黑龍江省東南部,西南——東北走向。南接長白山脈的支脈威虎嶺,北至松花江南岸。長約350余公里,寬100- 200公里,海拔1 000米左右。主峰大禿頂子在黑龍江省海林縣西南部,海拔1690米。是牡丹江水系與松花江水系的分水嶺。森林資源豐富,珍禽野生動物較多。

老爺嶺山脈:滿語喇母窩集。喇母漢譯生菜之意,窩集漢譯密子或大森林區之意,即生長山野菜的森林區。近代有些資料認:老爺嶺是滿語拉延蔫力,拉延蔫力漢譯蔫巴之意。老爺嶺的名稱始于清代中期,因嶺上立有一座關帝廟,民間稱關帝廟為關老爺廟,遂稱此嶺為老爺嶺。.老爺嶺是長白山脈向東北延伸的支脈,在吉林省東北部,黑龍江省東南部,是牡丹江、穆棱河的分水嶺,南接白山支脈英額嶺,東接穆棱窩集嶺,北接完達山。西南——東北走向,長約250余公里,寬150 N 200公里,海拔1000米左右,主峰天嶺(今改稱牡丹峰)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南部,海拔1115米。森林和礦產資源豐富。

 
  • 客服熱線
  • 商務洽談
  • 13596379558
  • 投訴建議客服
  • 13704312303
国产精品离异富婆